黄冬梅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9级学生
从牙牙学语开始,学习的过程就有很多途径,读书是众多路中最不可或缺的。书籍的数量数不胜数,在书海中寻得一本“好书”如获至宝。每一本书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,可以从书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,领略到不同文化风情的独到之处,学习到各种各样的技能。
读书是自我治愈的时光,陈丹青曾说过:“读书有两个作用,一是让自以为非,一是让我有一间自己的房子,有内心生活。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,但是它们却能让你悄悄地成为你自己。在know yourself 主创们的《长大了就会变好吗?》一书中讲述了年轻人在独立阶段面对的种种烦恼和不顺利,是一本帮助青年人的自我探索之书,慢慢地去消化,不要着急,生活有给出你难题的时候,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,让我们不断地在成长和救赎中变得更加的坚韧。
不啻微芒,造炬成阳。在阅读书籍中感受到那由一个个的文字排列组合成的句子,字里行间的字符都展示出其魅力无限的风采,这是创作者情感与文笔的最佳体现,让阅读者身临其境,融入自己的感悟全新诠释其另一层含义,这就是读书最美妙最强大的地方。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,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之外,还拥有无数个平行世界,在作者笔下创作出来的世界简单美好、奇幻奇妙、真实灵动等等,人生百态,一个人没法将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种角色演绎完,然而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,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去阅读这些不同类型的故事,感受每种角色存在的意义和作用。
阅读陆庆屹的《四个春天》时,书籍的情感层次层层递进,从开始时的温暖治愈到后来那一句句话语都深深地敲打着内心,眼泪浸湿了眼眶,太多美好的事物闯入我的内心,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和滚烫的情谊让我无比动容,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关于生命、生活以及活着的意义,太多的感同身受,就像里面有句话所讲的“父母的生命力都极旺盛,没有什么能难住他们,想到什么事就去做,从不抱怨抗争,似乎生活本应是这个样子”,这句话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,真的是这样吗?
从古看今,以小见大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精髓,靠的是一代一代传承和升华。我们无法参与历史的点点滴滴,但是却能在书中掌握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一切。阅读史书,你会发现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当中,我们的人生只是短短一瞬。读历史书,会有种醍醐灌顶之感,刘曙刚和蔡亚龙所著的《活在大明》作者采用“情境穿越”的方式,带读者“亲历”了大明王朝,从大明的衣食住行、科技文化、社会娱乐等多方面了解历史,令人惊叹的历史民俗百科知识“干货”,一看就懂,轻松爱上历史,书中的生僻字作者还特意加上拼音加以理解,这是一本学知识、赏艺术,了解中国的服饰、美学、饮食、工艺等的历史书籍,从而打开认知传统文化世界的大门。
好的书籍就像窗户上的透明玻璃,读者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看到窗外的景致,以至于意识不到玻璃的存在。每天都读上一本好书,长久以往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的通透,桑榆非晚,柠月如风,坚持下去,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。沈从文说:“人生实在是一本书,内容复杂,分量沉重,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,而且必须慢慢的翻”。品百味人生,做最好的自己。